当患者氧合障碍且常规临床治疗方法作用有限时,不妨试试俯卧位通气~49岁男子溺水后紧急抢救患者,男,49岁,于入院前2小时余被家属发现溺水,被拖离水面急来我院,途中予以胸外心脏按压,入院后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应用抢救药物,并予以紧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内大量血性泡沫,经抢救恢复窦性心律,行CT检查后收入ICU。转入后予患者呼吸机%纯氧吸入,患者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全身皮肤湿冷,潮气量ml左右,听诊肺部呼吸音低,痰鸣音明显,双下肺可闻及湿啰音,监护示患者血氧饱和度降至70%左右,气管镜示气管内有淡血性渗出及大量食物残渣,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压85mmHg;氧分压47mmHg;予增加呼吸机支持条件,肺部情况未改善。应用俯卧位通气,夜间患者氧分压恢复正常,二氧化碳分压36mmHg;氧分压63mmHg。俯卧位通气作用竟如此强大,那么俯卧位通气改善患者氧合机制究竟是什么?它适用于什么样的患者呢?俯卧位通气是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position,PP)进行机械通气。俯卧位改善氧合的可能机制有4个:(1)改善肺部通气/血流比值;(2)肺泡复张增加、过度扩张减少;(3)胸膜腔压力梯度重新分布;(4)俯卧位使气管内分泌物由于重力作用得到良好的引流,心脏和纵隔对下垂肺区的压迫减少。俯卧位通气适合氧合障碍的病人,急性肺损伤和ARDS病人,可以通过使用俯卧位通气改善病人的氧合状态。无论任何原因的肺水肿,合理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仍需要较高的吸入氧浓度,可以考虑使用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也有明确的禁忌症,以下这些病人不适宜使用俯卧位通气:(1)病人有明确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急性出血、心律失常时,不适合应用俯卧位通气,因较大的体位变化可能加重上述情况;(2)妊娠的女性病人腹部膨隆,将体位变换成俯卧位时可能会导致腹部受压,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的可能导致胎盘早剥、宫腔出血、胎死宫内等严重后果;(3)近期脊柱手术、脊柱损伤、脊柱稳定性差、颅内高压、腹部手术也被列为俯卧位通气的禁忌证。当然俯卧位通气禁忌证是相对的,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病人的情况。俯卧位通气应该如何实施?一般在体位翻转过程中需要6~8人参加,为便于整改翻转过程统一协调,应有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总指挥。具体步骤(1)由指挥者发出指令,将患者移向一侧,面向对侧呈90°侧卧,而后将臀部、肩部后移转至俯卧位。(2)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头部垫高15°~30°,面部置水枕或者使用头部面罩,辅以薄的软硅酮泡沫敷料,头偏向呼吸机一侧,避免眼部受压。(3)双肩下垫软枕,骨盆下垫一大三角软枕,使腹部悬空,防止腹主动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4)两侧手臂向上伸直放于头两侧,整个过程必须保证气管导管、呼吸机管、静脉导管及其他引流管等通畅。针对俯卧位的患者,护理要点如下:(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血压、呼吸、氧合等。定时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观察病人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如果清醒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挣扎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追加镇静剂。(2)人工气道的护理每班观察气管导管插入深度并测量气囊压力,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防止扭曲、过度牵拉或松脱。除使用普通胶布固定导管外,可增加绳带固定,避免受唾液或分泌物的影响。每日更换湿化水并随时添加,并保持呼吸机的管道处于低位,以免影响潮气量及积水倒流翻转体位后,头部处于较低的位置,痰液及分泌物易于流出,需增加清理气道分泌物次数,避免导管堵塞;加强口鼻腔分泌物清理,保持局部清洁。根据病人体位翻转间隔时间调整基础护理时间,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眼部护理、面部清洁安排在仰卧位时间段进行。(3)预防压力性损伤俯卧位时面部、眼部、乳部、髋部及会阴部等部位受压容易产生压力性损伤。尤其是较长时间处于俯卧位的病人,更容易出现。需要经常在小范围内挪动病人,避免一个部位长时间持续受压。2~4h更换头部、肢体的位置。注意转动头部,避免长期压迫眶上神经,双手自然上举,与身体平行,放于头部两侧软枕上。可以选择合适的压力缓冲器具,如软枕,垫于双侧髂前上棘、膝、踝关节处,以保护骨隆突及支撑区,尽量加大支撑面,减少对身体局部的压强。(4)营养支持相关文献记录,肠外营养支持与血管通路有关,一般不受体位限制,体位变换一般不会影响病人肠内营养的实施。在体位翻转前0.5~1.0h暂时停止使用肠内营养,翻转前需要检测胃残余量,避免在翻动过程中因反流、呕吐等导致误吸、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使用较大剂量的镇静药时,可能会导致胃残余量增加,需增加监测的频率,及时调整肠内营养的速度。俯卧位通气实施成本较低,尤其是在降低重症监护室ARDS患者病死率及费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是,实施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和观察,尽早发现并防范并发症,才能确保俯卧位通气的有效实施。-THEEND-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sl/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