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机制 > 正文 > 正文

一个急救培训导师与你分享院外心肺复苏的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4 0:49:3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大使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555296.html

海星急救培训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做了10多年急诊医生,第一次以路人身份做心肺复苏”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蔡阳林分享

4月7日,我在怡海公园的跑道上为一个心跳呼吸骤停的中年男子做了心肺复苏。我作为一个从事急诊工作13年的医生,院内院前做的心肺复苏不计其数,而作为一个路人的身份做心肺复苏是第一次;我参与急救培训也10多年了,无论是美国心脏协会(AHA)导师还是红十字会导师的身份,每年参加的急救技能培训课程也是不计其数,教了不少非专业的人员如何进行急救,今次以一个路人的身份亲历院外的心跳呼吸骤停事件,也得以有机会和我们非专业的人员分享一些心得和体会,以期能让大家消除抢救时的一些顾虑,当有需要的时候,大胆的提供帮助。

事件回顾:当天我约了我们麻醉科莫平主任(我们AHA培训中心的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导师)一起到怡海路的一家餐馆吃饭,当我在停车场停好车下来时,突然听到有人在叫“救命”,我朝着呼叫声跑过去,再次确认是有人在叫“有没有医生,快来救命”;我快跑到公园的跑道上,见到一个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有好心的路人在按人中和擦药油。我表明我是医生的身份后,马上跪在患者的一侧,观察患者呼吸呈濒死样、点头样的呼吸,同时摸到颈动脉没有搏动,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同时和旁边的人确认过已经呼叫了,然后吩咐一起来的妻子给莫平主任打电话,让他马上赶来协助抢救。我持续做着胸外按压,约5医院的救护人员到了,莫平主任也到了。

后续就是一个专业团队的操作了:呼吸囊辅助呼吸,除颤仪进行除颤,在院前完成了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的操作,经历5次除颤后顺利把患者复苏成功转运回院,在院内行心电图检查考虑是心肌梗塞,胸痛中心的介入团队快速完成冠脉造影,明确病因,后转入ICU继续进一步抢救和治疗。

下面,我们就从急救流程的逐个环节来聊聊,看看当时蔡主任是如何处理的:

一、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在确保施救安全的前提下再实施抢救是每堂急救培训课第一个强调的要点,也是最重要的,包括现场环境、施救者、患者的安全。进到现场,很容易就判断出环境和患者是安全的;个人防护方面,有赖于新冠疫情,我带着口罩;没有防护手套,除非随身带着,绝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时间是没法获得防护手套的,后来救护人员来到后我再带上手套;至于有关这个特殊时期新冠感染的风险,当时确实没有考虑过,也许是我对目前疫情的了解潜意识知道风险是极低的。

二、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培训课程教导的是轻拍双肩并大声双侧耳旁呼喊,观察患者是否有眨眼、四肢活动或发出声音,如果无,即是无反应。我没有做这个步骤,因为一眼看过去已经知道患者是无反应的了。

三、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即是拨打,拿来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我在按压的同时和路人确认已经拨打了;“拿来AED”这句话没说,因为我知道现场或附近没有。假以时日,AED和消防器材一样普及时,我们在培训学员时会更有底气说出这句“拿来AED”。

四、判断呼吸

直视患者的胸廓,口数“”代表1秒,用5~10秒的时间观察胸廓有没有起伏,如果有,就表明这个患者有生命体征,无须心肺复苏;如果没有起伏,马上需要进行心肺复苏。这个患者是一个特殊的情况,即呼吸是濒死样、叹气样呼吸,这种现象是心跳呼吸骤停早期的一种呼吸形式,也是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

五、胸外按压

让患者平卧,躺开衣服(女性留最内层衣物),以患者双乳头连线与胸骨的交叉处为定位点,双手交叉放在定位点上,垂直用力往下按压。在培训的时候,我们会讲究按压的频率、深度、胸廓充分回弹,这个是需要经常反复实操才能保证的。在现场慌乱的情况下,记住尽力快速往下按压就好。不用顾忌你的行为会造成患者的损伤,这种损伤发生的机率不高,你的操作带来的获益会比损伤大得多。

六、呼叫帮助

尽量寻求周围人的帮助。心肺复苏是很耗体力的,没有体力后期的复苏质量就会下降。即使如我这样经常操练的老兵,也是在按压的同时马上让妻子呼叫莫平主任来协助。

七、人工呼吸

这个也许是很多人所关心的。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给陌生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有很大的心里障碍的。这个患者我没有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只是持续做胸外按压,因为我知道早期单纯的胸外按压并不影响患者的救治效果。后来救护人员到达后,我们是使用呼吸囊进行人工呼吸的。假如救护人员没有及时到达,我会考虑在使用呼吸膜的情况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因为我的车上常备急救包,里面有呼吸膜。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或很了解的人,主要你愿意,口对口人工呼吸是有帮助的。

八、尽早除颤

很多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如果能迟早使用仪器进行除颤,患者获救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常用的仪器就是救护人员使用的除颤仪和AED。第一时间拨打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除颤仪尽快到达。但是救护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很好提高患者的救治。AED是一个傻瓜式的仪器,开机后只要跟从指令操作就能完成除颤,只有在公共场所部置更多的AED,并有更多的人学习和知道使用AED,这个所谓的“救命神器”才能显出它的威力。最后,除非你在抢救的过程中有观察到患者有明显的反应,即前面所说的眨眼、四肢活动或发出声音,才能停下再次判断有没有呼吸;要不,你需要持续努力,或寻求帮助,或用你最强大的信念坚持下去,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你知道吗?

你是在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

我们在坚持,期待你们的积极参与。

蔡阳林

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

海星急救培训队负责人

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主任导师、高级生命支持导师

佛山市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导师

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谱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诊复苏专业组成员

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海星急救培训队”,在南海区卫生健康局指导下正式成立,导医院医务人员组成,是一支专注急救技能培训的专业队伍。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jz/504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心律失常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