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血管、心律失常患者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很多时候身体不舒服,有了症状自己医院。医院,医生一看根本没事儿,是患者自己太紧张了,白跑一趟不说,患者自身整天处于恐慌状态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今天就来教大家5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心律医院自己就能简单判断。
首先,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其他心血管病伴发。其预后与心律失常的病因、诱因、演变趋势、是否导致严重血流动力障碍有关,可突然发作导致猝死,也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致其衰竭。
我们知道,心脏的功能是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而心律失常往往会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不过,有很多心律失常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是相当小的。因为人的心脏"跳动"并不像钟表或其他机械那样死板,它常常会随着身体需要,调整"跳动"的强度和速率。
比如,一次早搏发生时,心脏当时的血液搏出量会减少些,但在经过一个代偿期后,紧接在早搏后的一次心脏搏动即较为有力,把早搏时少搏出的血液马上补足。一般说,每分钟只有几次早搏的人,其心脏血液的排出量仍是正常的。
发生医院?看这5大标准!
一看发作时间和频率
如心律失常来得迅猛且发作时间持续较长或发作频繁,一般为每分钟超过五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持续时间短或发作次数少,则多表示病情较轻。
二看是阵发或持续
如果心律失常只发作一段时间,无论是反复发作多少次,这段时间有多长,都是阵发的,例如阵发室上速、阵发房颤。持续的则是发作时间连续不断,没有正常的时间段,长期以来一直发作不断则认为是持续发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续房颤。上述两种情况前者轻后者重。
三看是否伴有其他症状
如果是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其他症状,常见的有头晕、胸闷、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以及抽搐、昏迷等。相反,轻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现其他不适,可以照常工作或学习。
四看发作年龄
一般情况下,青壮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见。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见于器质性病变,要提高警惕。
五看是否有严重的原发病
如心律失常发生在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人身上,多表明病情较重,应引起足够重视,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