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理往往既复杂又多面。综合背景知识、观测技巧、推论归纳、后果理解和合适的诊断手段才能够拆解诊断并更好地对心律失常管理和治疗。近几期内容将通过逐步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帮助大家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成功率:
心律失常的潜在激发和持续机制
心律失常的分类(基于起源位置、速率和模式)
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后果(临床表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突然死亡)
辨认心律失常的诊断工具(短期检测、激发试验、长期监测)
按部就班地判读心电图
综合以上,这样大家可以通过推测异常节律的机制、更好地分类其来源、识别全身性影响并依此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监测心电图。
心律失常的机制
导致快速性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和慢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和传导异常。各自发生机制和发生位置见下表。
需注意,通过分析短时间的体表心电图通常无法精确描述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机理,一种心律失常可由一种机制激发而由另一机制持续。24小时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可以为研究心律失常的起因和机制提供额外线索。
冲动形成异常:自律性和激发活动
正常和异常自律性
自律性指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在具有自律特征的细胞内,细胞膜电位在舒张间期(动作电位4相)逐渐去极化,直到达到动作电位阈值,最终更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0相)。窦房结内和房室交界处的起搏细胞以及希氏-浦肯野系统中的细胞均具有自律性特征。冲动形成异常的种类包括:正常自律性的减弱、正常自律性的增强、异常自律、激发活动。
正常自律性的减弱
正常情况下,窦房结内起搏细胞的去极化频率比房室交界处和希氏-浦肯野系统中的其他起搏细胞速率快,所以房室结内的起搏细胞又被称为心脏的“主导起搏细胞”。较快的窦房结起搏会抑制心房其他起搏细胞的去极化,并且通过正常的传导系统抑制房室结和心室起搏细胞的去极化。这种对次级起搏细胞的抑制称之为“超速抑制”。
具有正常自律性的正常窦房结,其自发性去极化频率很大程度上受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存在自主神经阻滞时犬窦房结固有起搏频率为90-bpm,当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时,起搏频率一般会降至30-40bpm;相反,当受到肾上腺能神经刺激其频率则会增加至bpm。在医院中,清醒的犬心电图中的正常窦性节律相关的窦房结去极化频率一般不会低于60bpm(对其正常上限的判断需要考虑到犬猫的精神状态、应激与否以及年龄)。在院心电图检查时,大部分情况下会发现患犬存在窦性节律不齐,这是副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导致大部的犬心率低于bpm。但对于那些容易紧张、焦虑和害怕的犬,心率会更快一些,可观察到窦性节律或窦性心动过速。在院对猫检查时,常会看到心率在-bpm之间。
在犬,正常的房室交界自律性心率为40-60bpm,浦肯野纤维的去极化速率约为30bpm。自主起搏速率的下降或者整体自律性被中断时,就会抑制正常自律性。窦房结自律性的抑制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当窦房结的去极化频率低于次级起搏细胞的去极化频率时,后者就会激发形成逸搏波或形成逸搏节律。
正常自律性的减弱也可继发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或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代谢紊乱(电解质异常,如高血钾、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体温)、缺血(窦房结动脉血供中断)、窦房结及其周围通路纤维化或离子通道功能失调等。
下期预告:正常自律性的加强
Reference
《ElectrocardiographyoftheDogandCat,DiagnosisofArrhythmias,2ndEditio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