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相关症状
患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阻滞或持续性心房静止)的患犬在数周至数月后会出现右心的充血性心衰,其临床症状包括:腹水、相对较少见的胸腔积液和恶病质。心脏停搏超过8秒时会导致暂时性脑部血流灌注不足,进而引起晕厥。
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会引起虚弱和晕厥,通常发生在活动期间。急性症状常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尤其是在有既存的收缩功能异常的动物中。总体而言,动物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耐受性比室性心动过速更好,后者常常与晕厥相关,甚至会引起偶发的心源性休克。
持久性室上性和伴有较高室率的室性心动过速都会引起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或称之为心律失常介导性心肌病),这是一种与扩张性心肌病非常类似的心肌功能异常疾病,会引起充血性心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特点包括:射血分数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量增加及肺微血管楔压增加。如果心律失常能够控制住,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可以部分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在犬,试验性的起搏表明:持续性室率bpm,连续数周会导致心室功能异常。
心律失常的诊断
在以前,诊断方法以网格纸记录的3分钟连续心电图为标准。而如今,随着电子心电图以及一次能够记录5到60分钟的6导联和12导联心电图的设备的出现,可以为临床病例进行更全面的评估。随着记录时间的延长,节律更有机会发生变化(或者说捕捉到异常的节律变化),而为诊断提供线索。下面为大家介绍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评估的逐步方法。
1.技术
a.评估并设定合理的走纸速度和振幅
b.评估并设定合理的滤波参数
c.排除人工伪征
2.评估QRS复合波
a.计算室率(速率快/慢/正常)
b.确定是否所有QRS复合波形状相同(不同起源或传导方式)
c.评估QRS复合波的振幅和实现,并区分宽/窄
d.判断节律规律与否
e.判断不规律部分的节律是否速率正常
f.有无单个提前出现的QRS波群
g.如果有,评估其宽窄和振幅
3.评估心房波群(P、F、f、心房波消失)
a.识别P波
b.计算房率
c.判断房率与室率是否一致
d.判断P波与心室波群是否相关
e.评估P波和P-P间期
f.评估所有导联内P波
g.如果没有P波,看是否存在大/小锯齿状波又或是无心房活动
h.心房节律规律与否
4.评估心房与心室关系
a.有没有P波后无QRS波群的情况
b.再次确认P波与QRS波群的一一对应关系
c.计算P-R间期
d.确定P-R间期一致性
e.室性节律不规律时是否存在F波
f.室性节律不规律时是否存在基线抖动的f波
5.确定潜在节律,识别早搏和停搏
a.窦性节律或窦性节律不齐
b.心房纤颤
c.心房扑动
d.心房静止
6.评估模式
a.是否存在心房和心室节律的停搏,对于院内心电图,窦性停搏通常2s,24小时动态心电图中少于个2s的停顿认为正常
b.停搏是否被晚期窦性心律搏动、心房逸搏、交界性逸搏或心室逸搏中断
c.是否有多个连续P波却没有相关的心室/QRS复合波出现,反而出现的心室复合波速率较慢(房室传导阻滞伴交界性或室性逸搏)
d.室性或房性早搏是否存在模式(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
e.是否存在多个心室或心房异位搏动的模式(二联律、三联律、非持续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心动过速)
f.QRS形态是否与心率升高或降低有关(与心率有关的心室传导阻滞)
g.是否存在与早搏波相关的特殊模式(跟随长短变化的R-R间期、伴随兴奋发生、心律缓慢或快速时发生、恒定/变化耦合间期)
h.确定波群形态是否在不断变化,是否有规律或保持不变
7.评估所有导联中的P-QRS-T复合波
a.由于存在游走性起搏,犬的P波振幅和形态会发生变化,而猫的P波振幅和形态更加一致
b.如果存在心率加快和抗胆碱药的作用,II导联中的P波会更高
c.验证QRS波正常去极化的矢量(正常犬猫在AVR导联中QRS波呈负向),若存在异常,考虑是否存在传导阻滞和心脏肥大
d.验证P波正常去极化的矢量(正常犬猫在II导联中P波正向,AVR中P波负向),若异常,首先验证导联放置位置,如果正常,则评估异位聚焦
e.某些犬猫冠状面波幅较低,检查心前导联是否存在P波,若仍未发现P波,评估心律失常类型
f.检查T波与QRS复合波的比例(在犬出现大振幅的T波为异常,但猫的T波可比QRS复合波振幅更高),若T波升高尖,检查是否存在高钾血症
g.在评估心律失常的起源时,应检查冠状面和心前区导联的QRS波形态
8.评估复杂的节律异常
a.多记录几分钟寻找线索
b.尝试可能改变节律的方法辅助诊断(兴奋、运动等)
c.药物干预辅助诊断
d.如果无心前区导联的记录,尝试获取
e.长期监测(如24h动态心电图)
Reference
《ElectrocardiographyoftheDogandCat,DiagnosisofArrhythmias,2ndEdition》
PS:公共号更新改为每天中午12:00,点击在看,添加星标,精彩内容天天见~
星标一下再走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