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随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黄石公素书》是一本非常神奇的古书,其开首即是上面这一段话。以往我们说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道、还是儒,都非常推崇道德仁义礼智信,有人甚至说这七个字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起源。当然各门各派论述自己主张的大作非常多,但我们读来却常常一头雾水,分辨不清到底其中有什么差别和根源。不过素书这段话倒是非常好的帮助我们了解和区分道德仁义礼的释义。何为道?何为德?素书说,道是人们力求要遵循的一种无形的东西,今天的我们可以理解为价值观指引,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这个无形的东西孕育而生的,并且必须要暗合“道”才能生存和发展。比如另一本古书《黄帝阴符经》说,“天生天杀,道之理也。”道总要循着自己的“理”发展变化,万事万物因天地而生,因天地而灭,是最大的道理。并说,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自然界看起来无情,但正是这种无情确实最大的恩德所在。这就是天之道!那何为德呢?德是得的同音字,素书说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世间万物每个都能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结果,是有德行的。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大体上如果骂一个人”缺德“,骂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个人妨碍了别人去获得自身的利益或者将他人利益据为己有,才谓之缺德。仁义礼,特别是仁和礼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东西,但其实在道家看来,只有道德实效的时候才是真正的讲仁义礼的时候,因为道和德的位置更高,是精神指引和价值导向,仁义礼是个体行为评价层面的东西,如果过分强调仁义礼这些具体实践,而不去花大功夫建立人们对道和德的信仰,是舍本逐末注定一事无成的,并且也要让社会陷入混乱。道、德两字,看起来非常简单却无比玄妙,道要靠修悟,德要靠践行,不过这里有个问题:道,为什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你们怎么认识这句话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zy/1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