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时间约为4分钟
引导语不同的国家对于各自的教育体系都会有不同的考量,以此来提升自己国家青少年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以中国为例,中国为了青少年对外能够更好的沟通交流,并且在学术方面有所造诣,就将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设为中国考试科目中的重点。
“苍天饶过谁”,当俄罗斯将汉语纳入高考,学生看完考题一脸懵!
这不仅对于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人员的交流提供了基础,还为即将有所学术造诣的人才提供了最基本的能力,众所周知许多学术性刊物以及论文还有相关的文件,英语翻译的占比是最大的。
但是即使英语在国际上的通用性如此之高,俄罗斯依然将汉语作为自己国家第二语言的重点学习方向,从国家层面来说,这是源于中国和俄罗斯在一定时期内都将交好,从个人层面来说,俄罗斯人能够更好的与中国人交流。
可是中文作为现在仅存在世界上的表意文字(日文中的汉字除外),对于中国本土的学生来说都极具难度,更何况俄罗斯人呢?
不同国家的人在学习自己的母语时往往都比较容易,因为语言的学习是需要一个语言环境的,幼儿在出生后长期处在同一种语系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便会在这种环境中自发的学习属于自己的母语,即使不会写不会拼,但是一定能说。但是假使脱离相应的语音环境学习一门陌生的语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对于外国人来说更难。
中国的文字和汉语体系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并且作为世界上仅有的表意性语言体系,其余的表音体系学习者对于汉语的学习会难上加难。毕竟外国人对于中国语言的理解程度并不高,又没有在一个相应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必然是颇有难度的。
除此之外中国语言的独特性也加深了这种难度,比如一音多字、一字多音、一词多义、成语、歇后语、文言文等等,对于中国本土的学生来说难度都不小,更何况外国人呢。
二、哪些常见的令外国人崩溃的题型
1.拼音选择
拼音原本不是非常难的一个项目,作为学习汉语的入门课,已经是十分轻松的,但是由于俄罗斯语系的差异,在面对拼音时,外国人并不能够理解中国拼音里的不同音调,平上去入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毫无差别,这就加剧了他们在拼音学习时的难度,以及考试时选择正确拼音的难度。
2.阅读理解
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那必然是能够读懂最基本的文章,理解最基本的意思,读懂了理解了才能够得出相应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型中国学生十分熟悉,但是换做外国人做,或许没有这么简单。中国语言有时讲求一种意境,往往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果是平铺直叙直白陈述的题目,那难度或许并不大,但是如果作者的深意蕴含在某处景物、某个事物之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有时连中国学生都难以体味,更何况外国学生呢?
3.介词与同音字
中国语言体系难就难在,它的与众不同,同样的音,会有不同的字,而同样的字,又会有不同的意,而基本介词的学习有时又建立在一个完整的阅读理解体系上。弯弯绕绕的表述,便会使得外国学生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这些题型有时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都会出现错误,更何况外国学生会学起来十分头大。
三、国内外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学好中文
笔者已经提到过,语言的学习需要的是一种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的影响对于语言学习可以说是十分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首先,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想要学好一门语言不是仅仅会考试会做题能够拿高分就行,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说,外国学生同学之间日常多多运用中文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还能够更好的理解中文,国内的学生同理。
2.其次,培养语感
语感作为一种感觉它往往是不能够解释出来的,但是它在语言学习时却是大功臣,为此学生应该多多阅读课文,大声的朗诵,读书时不仅锻炼了发音,耳朵跟大脑也能够同时协作运转,这种学习方法对于语言的学习十分奏效。
3.再者,重视行文逻辑的锻炼
中文的特点在于即使单句不理解什么意思,但是联系上下文也依然能够有所见解,因而学生要多多练习自己的写作,一开始根据一个行文框架来写,慢慢熟悉之后可以抛弃框架自行发挥,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够很好的培养上下文的逻辑思维。
俄罗斯将汉语纳入国家考试的重点科目不仅是对中国国力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对此中国人感到自豪与骄傲的同时,自身也要理性客观的对待学习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为了更好的交流沟通,所以不要抱有太大的排斥情绪。
我们也要更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sl/1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