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5日至7月31日
G川进青出
终于
得以成行!
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是广大摩友、骑友心中的“耶路撒冷”,也是无数旅行爱好者朝圣的天堂!全长km,东起上海人民广场,西至西藏中尼友谊大桥。是我国境内最长的国道,横贯东中西,囊括平原、丘陵、盆地、高原等景观,被很多人视为“一辈子必定走一遭”的路。
于我而言也一样,多次告诉自己,一定要骑上心爱的小摩托,国道上潇洒走一回。初识
八年前,还是企业小职员的我与的第一次邂逅,依稀还能记得初遇时的激动。是日,大雾大雨,和几个摩友摩旅三峡回程,我们在与国道号界桩合影后“误入歧途”,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爬,晚上9点多,饥寒交迫的我们终于抵达了海拔多的长阳县火烧坪乡(号称“长阳小西藏”)好在老天回馈给我们的是美味的猪蹄,及第二天漂亮的云海景观。
当时,就想不管不顾,沿着一路向西走上一遭,可方方面面条件不允许
国道号界桩年摄
晚上十点就着猪蹄小酌一杯年摄
路遇漂亮云海,拍个装X的背影年摄
再遇
-年两娃相继来到我的身边,工作也稳定下来。年7月,开着带着四岁多的“小情人”五天四晚,画了一个多公里的小圈圈,桑植出,鹤峰进,宜都回。路上风景云云,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和丫头去看看国道上“号界桩”(一生一世)。希望丫头与她未来的伴侣“一生一世,生生世世”
彼时发圈:“时隔五年,今日游荡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心境,多的是一份恬淡与悠哉”。
清江蝴蝶崖年摄
桑植芭茅溪旁吃水果年摄
G界桩年摄
三品
年7月15日至7月31日,三品。
其实,我是一个摩友,但现在评估的话,只能算一个“伪摩友”,一骑车膝盖就疼,风湿疼的那种。曾经在摩托迷论坛里面看过一句话“四轮承载肉体,两轮承载灵魂”。所以我一直希望自己有一天能骑着摩托沿进藏,内心深处非常鄙视开车进藏的人,如今我却用自己最讨厌的方式进藏,以至于当我奔走在上的很长一段时间,还不敢用“摩友国际手势”跟骑行的人打招呼,但不管怎样,在这个暑期,我能圆梦!
感谢所遇,感恩所有!
摩友打招呼国际通用手势
拉萨,只是设定的一个目的地
圆梦
介绍完路,接下来介绍队友和车车。
华清同志:高中好基友,也是现在的好钓友,闷骚明骚都擅长,目前“待字闺中”,欢迎牵线。某日深夜,在交流完鱼获鱼情后,聊起我的进藏计划,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择日开拔。
座驾:斯柯达老明锐一辆,车牌(走一走),13.5W公里,EA经典发动机,提速小飞机,省油小王子。掀背式后备箱,贼Jx能装,皮实耐操。出发前,水电油,新轮胎等安排妥当。
(话说,西藏只有去不了的人,没有去不了的车)
=走一走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致敬家驹
线路
内地自驾进藏有三条线路可选:青藏线、滇藏线、川藏线。
青藏线:青海格尔木至西藏拉萨。以G为主,与青藏铁路大部重合,韩红演唱的《天路》便指的是这条线。途径地海拔均在米以上,不适合初次进藏的人,如唐古拉山口、可可西里、五道梁、不冻泉、昆仑山口等。(注:我们返程走的这条线)
滇藏线:即云南昆明至西藏拉萨。以G为主,也是一条经典自驾路线。因需绕道云南,此行Pass。
川藏线:即四川成都至西藏拉萨。川藏线又分川藏南线G和川藏北线G,南线看风景,北线看人文。
据闻,北线藏传佛教的人文气息更浓,留待下次吧。本次进藏依然选择的是认可度最高的“川进青出”,即进西藏,青藏线出西藏,大环线。这也刚好符合我不喜欢走回头路的个性
的年初便开始筹划川藏行,并给媳妇做好思想工作,安顿好大后方。
G进藏,从成都开始需连续翻越14座海拔米以上的高山,许多高山常年冰雪覆盖,景观独特。你永远不知道下个垭口之后,会有怎样的风景在等着你。山顶棉袄、山下短裤,兴奋新奇。
成都进藏需翻越14座高山
(海拔以上)
动辄数十公里的长上坡或者长下坡,需尤其注意上坡水箱高温和下坡刹车高温的问题。一般而言,连续上坡至垭口后,如需停车拍照或者上厕所,尽量不要立马熄火防止发动机局部高温造成“开锅”。同样,长距离下坡,如载重较重的话,需防止连续制动导致刹车片高温,影响制动效果。不赶时间的话,建议中途找一安全停车区,欣赏欣赏周边风景,10-15分钟后再走不迟。
装备及建议
01
吃
巧克力、威化饼干、沙琪玛、牛肉干、老干妈、辣椒等下饭菜。水必备,建议不要带多,沿途均有补给。真空包装袋,遇高反会炸裂。带一个开车时喝水方便的保温杯(一按就开盖的那种)可自带卡式炉,防止遇大堵车挨饿,高原上煮饭需高压锅。
02
住
沿途住宿各种档次的都有。也有适合穷游的青年旅社。帐篷,个人建议可不带,使用率低,本次我们只使用两晚,高反难受,最好不要折腾。如考虑住宿成本可把自己的车稍作改动,改成床车。土豪可开房车前往。
03
高反
高反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高原上,海拔高气压低,空气含氧量下降,易出现胸闷、呼吸不畅等高原反应。多喝开水,刚开始两晚不要洗澡,防止浴室缺氧摔倒和感冒。高原上感冒后果很严重。但是大可不必恐慌,可以循序渐进,住宿海拔逐渐上升,让身体自我调适。我们全程用了不到2罐氧气。
04
其他
夏季进藏不必带防滑链。车载小逆变器(淘宝有卖,比车载USB接口充电快);充电宝;3米拖车绳。可买一个快速补胎套装(见淘宝)。检查备胎气压是否足够、千斤顶、工具套装。
购买意外保险,提高风控意识,对自己对家人负责。
总里程总费用
川进青出,总里程公里。总费用1.1万元:加油元,高速过路费.69元。买特产约元,剩下的就是吃、住、门票,典型穷游
导航轨迹记录,一个稍大点的圈圈而已
年7月8日-7月13日,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能源培训班,学习非常紧张,知识量很大。
心系,“身未动、心已远”!
年7月14日,和华清同志汇合后开始整备车辆,全面检查。细致到每个轮毂螺栓都亲自二次拧紧,各类装备带的是真多,帐篷、睡袋、炊具、对讲机、钓鱼竿、零食。。。事实证明,还可以减去一些东西。(网购意外保险,即时生效)。
详细行程
Day1:年7月15日
湖南慈利—桑植—吉首龙山—重庆—四川仁寿,全程km。
早上6点半,专程跑到校门口合了个影
第一天的计划是和抖友“摄影湿小胖”共同跑一天国道,到重庆。她爱好自驾,擅长摄影,抖音里的作品都非常精致。后因她车上一个娃娃晕车,导致车速较慢,遂决定到龙山上高速直奔成都。途中研究目的地,成都不想去,怕进城后遇限行堵车等,改变目的地至眉山市仁寿县。因为这个地方与雅安不远,也贴近,符合我们的初衷。
慈利赵家岗
当日途径慈利杉木桥、象市、江垭、赵家岗,桑植竹叶坪、洪家关、陈家河、上河溪。吉首龙山、湖北来凤等地。在过重庆时,被百度导航带下高速在万州城区耍了一下下
重庆万州重新上高速
出发第一天,两人都处于亢奋状态,不知疲倦,轮换着开了公里。车子在跑了公里左右加油,炒鸡省。晚上11点住宿。
出大桑帝国,进入湘西州龙山县
Day2:年7月16日
仁寿—康定,全程km。
第一天狂奔太累,不觉间双双睡到早上9点才醒给酒店前台打电话,居然还有早餐,饱食一顿后,雅叶高速直奔泸定桥。
边走边看实时路况,Oh!mygod,昨日(7月15日)强降雨,国道麻柳林段塌方交通管制禁止通行。雅叶高速天全县境内紫石隧道处,因暴雨天气引发泥石流,交通双向中断。事已至此,打退堂鼓是不可能的哈,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好在当地相关部门响应够快,我们当日下午经过时已疏通完毕。
因封路,只能上高速碰碰运气了。
翻山,山那边就是川西咽喉——“雨城”雅安。
紫石隧道对比照(下图为我们经过时拍摄)
热闹的天全服务区
二郎山隧道,全长13公里,为国内在建及通车第四长隧道,也是我国高海拔地区长度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这一条超长隧道,全长米,穿13条地震断裂带,这也是一条超深隧道,最大深埋达到米,地应力非常高,极易出现岩爆和大变形,这里“石头像子弹一样飞”,施工工人是穿着像防弹衣设备在施工。大量瓦斯、岩爆、溶水等不良地质的发育,被专家称作是西南地区“地质博物馆”。
二郎山隧道内顶有一处巨幅的五星红旗,精妙绝伦,自豪感油然而生。带给你的震撼绝非图片或视频所能及。
二郎山隧道里面的国旗,网红打卡地。
穿过二郎山隧道后,便抵达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泸定桥。呈现在眼前的也是一幅苍凉雄伟的画面。
铁索桥上的人们
泸定县是一个沿河而建的城市,两侧高山,街道较为拥挤,不便停车。于是找一处餐馆,整好肚子,停好车,公交至泸定桥。
湍急的大渡河,晃悠的泸定桥,似乎在诉说着年5月29日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无法想象22名英勇的战士爬着铁链匍匐前进的场景......
泸定桥外排长队的人们,票价10元
在餐馆外停好车
广场跳舞的人们,泸定县沿河而建,两侧高山。购买葡萄糖、感冒冲剂等药品。
参观完泸定桥后,我们决定继续沿前行,当晚夜宿康定(海拔)。如果初次进藏,时间不太赶的话,最好能在海拔一千多的泸定住宿一晚。
康定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城市,尤其是夜晚,穿城而过的折多河在灯光的点缀下浪漫动感,尤其适合小情侣前往。不及细述,各位看官请直接欣赏后面的图片两侧山上还点缀的有星空,非常漂亮,《康定情歌》传唱四海!
往康定方向,一直是上坡。很多骑行的人。
进康定城
溜溜城
情歌广场
古城边买个肉夹馍,13/个,味道一般
折多河
康定城夜景
Day3:年7月17日
康定—折多山—新都桥—雅江,全程km。
7月16日住宿,彼时大慈利火炉一般,浪漫的康定却要开电热毯,这感觉。。。。住宿地还是没有选好,旁边,大货车一夜熙熙攘攘,睡眠差。早起后做做功课,研究研究路线。功课出发前做的蛮足,带了两本书,感觉足有5斤重,果断撕取其精华,嘻....
已安排电热毯
康定新城区
在到达康定后,我们一心只想往前,尤其好奇这高反到底是什么感觉,,,有点准女婿去见未来岳丈的小期待、小紧张。
如果硬要形容一下高反的话,有点类似于像勾兑酒喝多了,脑壳炸疼的感觉。初遇高反非常难受,不能剧烈运动,推开车门下来都要缓缓的下,话说多了都有些喘。但是过巴塘后,我们基本能适应,以至于买的4罐氧气,最终只用了一瓶多。网上查攻略,都说氧气如果吸多了会形成依赖。这句话我信了,因为我相信人体有自我调适的功能,嘿嘿。瓶装氧气20/罐,过泸定桥后价格30-50之间。包装袋也高反了鼓鼓朗朗的
折多山,康巴第一关。滇藏分界线,有了轻微高反
康定情歌
折多山垭口,因为是进藏的第一个垭口,停车区车满为患,没做停留,直接下山往新都桥方向走。新都桥,号称“摄影师的天堂”,这个地方对于内地呆惯了我们而言,风景真的太美,随手一拍都是景。秋天,待草地都渐黄了之后,确实构筑出一幅“光与影的天堂”,这里最佳的旅游月份是10月,据说那时的房价也相当美丽,基本在往上。在经过新都桥的时候,遇见了很多藏式民宿,他日我要带娃娃过来住上几宿,有草地、有河流、有民宅...进入“新都桥摄影天堂”新都桥
灵魂标语——“医院很远,请控制车速”
藏区建筑风格。折多山果然是藏汉分界线
这一路走来,虽然是进藏旺季,住宿紧张,但我们从未提前订房,都是抱着“走哪算哪、想停就停、不停就走”的原则,大不了睡帐篷。在新都桥加完油后,继续前行至雅江县,远眺了一下县城,感觉非常拥挤,没有停留的冲动。继续攀爬,还是走哪算哪,路过一处停车区,发现很多人在露营,收费20一车。也准备凑个热闹,但是这两山之间风太大,担心晚上风大给我送走了,于是继续攀爬。右侧有两个贵州的小姐姐支开了侧边帐,露营开始,还带了只狗狗。看着那么多露营的,坚定了我们今晚睡帐篷的决心。在接近景点“山路十八弯”的时候,发现了一处适合露营的背风地——川渝饭店。老板是个年轻的90后小伙,人很热情,一家人从重庆过来开店。将车与房子停成掎角之势,开始搭帐篷,这一天是高反最厉害的一天,海拔米,也许是来回搬东西太折腾,帐篷搭好后开始“起锅烧油”。华清同志睡帐篷,我睡车内。到底还是有高反,睡的不是很踏实。第二天走的时候老板合个影
晚上下雨,睡帐篷的有点不舒服O(∩_∩)O
Day4:年7月18日
雅江—天路十八弯—理塘—康巴大草原—毛垭大草原—巴塘县,全程km。
在过山路十八弯时,前方一个京牌的踏板车,压弯压的好帅。过弯的姿态、提速的时机,简直帅爆了,可惜没录到视频。山路十八弯观景台停车区一样爆满,简单拍照打卡后,奔赴下一站——世界最高城理塘县,也有“天空之城”的美誉。理塘的海拔在米以上,对于初次进藏,尚未完全适应高反的我们来说,此地不宜久留。在东城门“此生必驾LOGO”处拍照后继续前行。
康巴大草原上,处处是风景。
山路十八弯(航拍效果最好)
糌粑和酥油茶
由此得到一个心得,在进藏的路上,看到风景后不要急于掏出相机拍照,节约用电,再走一走,一定会遇见更漂亮的风景。
理塘是康巴汉子丁真爆火的地方,也是仓央嘉措一生无法忘怀的牵挂。
仓央嘉措(年3月1日——6年11月15日)六世达赖班禅,民歌诗人。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那句:“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这个湖南衡阳湘D的老乡,开着奥拓,一边卖贴纸一边西行。
天空之城——理塘
县城内
出理塘县,西城门
出理塘县城后,看到一对情侣的摩托车上也贴满了“此生必驾”字样。加油!
高原上的天气说变就变,担心这些骑友淋雨
康巴大草原毛垭大草原
看到后,忍不住要去合个影
在进入巴塘后,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温馨提示:不要疲劳驾驶、注意落石、弯道不能超车等等,并赠送一张地图。
一个美丽的弯道转过,“海子山姊妹湖”赫然出现在眼前,给草原审美疲劳的我们注入一剂强心针。姊妹湖,是雪山融化后汇聚成的两个相连湖泊,犹如两滴眼泪,是川藏线上两颗璀璨的明珠,令人心旷神怡。
与雪山下的姊妹湖合个影
在快到达巴塘的时候,遇到了本县徒步西藏的李景尧,因为高反头疼,简单聊了一下后就分别了。
这一带没有信号,他没有开直播,后面据说他家里人非常担心,以为失联了。
晚上住宿巴塘县城,海拔多。找个水果店买了一些水果,这种本地小苹果白里透红,看比吃更有味。
华清同志是个资深烟鬼,在巴塘买打火机发现一般的店子不卖,遇到有资质卖的店子需要登记并“以旧换新”才行。
Day5:年7月19日
巴塘—竹巴龙乡—金沙江大桥—登巴村,全程km。
早上睡到自然醒,因出巴塘道路施工(金沙江沿线)交通管制,中午12点才放行,于是决定到周边的村庄转转。
村庄都在两侧的山上,随机拐入了一条小路,路的尽头是一个叫“索英村”的地方,路遇一台皮卡送几个电力工人去山顶的铁塔处施工,聊天得知还是娄底老乡。步行去山顶,垂直落差估计在米上下,仅仅是爬上去都要半条老命,不容易。
一边看着老乡爬山,一边看着村民们劳作。
这个村的核桃树种植的比较多,于是我决定找一户农家买点核桃路上当零食吃.....
女主人热情的敲碎几个核桃,小男孩用碗装好后递给我,男主人询问来意后坐下陪我聊天,并告诉我他们是藏族,几年前已经去拉萨朝圣过了。
最后,让我愧不敢当的是他们要将那一大袋核桃送给我,足有十来斤,做为回报,我将从老家带来的一袋绿茶回赠他们。核桃,我大概留下了三分之一。
非常热情的藏族同胞,感谢!
核桃树
索英村,最上面的那栋房子就是赠送我们核桃的人家。一大袋核桃,热情的一家子
大概10点半的时候离开索英村,赶到巴塘排队,车前方鄂A的一对小情侣,竟然把后备箱打开,挂上衣架开始晾衣服,好主意!
过金沙江大桥后就正式进入西藏地界,很多车友在此停车拍照。
昌都检查站,车内乘客需带好身份证原件去往大厅验证通行,而驾驶员可随车凭证通行。
另外也有工作人员拿着体温枪逐一查验体温。
检查站,增强百姓出游安全感。
随手一拍都是景
进入西藏芒康
宗拉山,海拔米
云朵低空飞行
纯电动汽车特斯拉进藏
拉乌山垭口的草原
拉乌山垭口的草原,海拔米
拉乌山下几十公里长坡后达到如美镇,如美镇是一个沿澜沧江而建的小镇,海拔米,是一个适合住宿的地方。之前看很多旅行博主的帖子或者视频,都会选择在这里留宿。
在镇上问了一下价格,住宿基本起步。于是决定整饱肚子继续翻山,下一座山觉巴山,垭口海拔米。
进入藏区后,因为物流成本高,物价也相对较高。晚饭小炒肉+豆腐白菜汤+米饭=66元。(藏区的米饭一般单独收费)
出如美镇,过澜沧江大桥,翻觉巴山海拔米
过江后,便是非常险峻的觉巴山
与澜沧江合个影,还是读书时在课本里面见过
觉巴山的路比较差,算是进藏最差的一段,因为半山腰在建隧道,大车多、炮弹坑也多,轿车需要择路前行。垭口没停留,下觉巴山的路比较险,如果是雨天两侧落石肯定非常多。
下山某弯道处遇到一京P的鬼子车Rv4,上坡完全占道,逼的我一脚急刹,NNgx,会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大妈开着的。
觉巴山下到一半时,赫然出现一个村落,几个旅馆镶嵌其中。我去村里的水果店补充给养,华清同志和旅馆老板娘一番热聊,本来30一人一铺,住的那屋三个床,应收90,实收80,10块也是钱,蚊子再少也是肉。
登巴村住宿地
登巴村买水果
都说酥油茶可以缓解高反症状。找水果店老板娘打听到一家小卖部有卖,20元/瓶,开水瓶大小。黄色的便是酥油,小女孩今年初中毕业,多分,需要去多公里外的昌都上高中,他们初中既要学习藏文,也要学习汉字。
烤着火,满饮了一大杯酥油茶
登巴虽然只是一个村,但位于主干道上,好不热闹。自驾的、徒步的、摩旅的....华清同志爱上隔壁哈尔滨两口子的DL,非要拍个装逼照。
Day6:年7月20日
登巴村—东达山—左贡—72拐—怒江大桥—八宿县,全程km。
九点多,不紧不慢的出发,今天要翻越一座进藏来海拔最高的山——东达山,垭口海拔米。下山之后会经过一个全国唯一无红绿灯的县城——左贡县。
接近东达山垭口
东达山垭口合影海拔米
藏区,这种用石头磊起来的“玛尼堆”随处可见,藏语称“朵帮”。在藏传佛教地区人们把石头视为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有灵性的物体必然有神佛的灵光。每颗石子都凝结信徒们发自内心的祈愿。(注意:你可以往上添加石头,切忌拿下。)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下东达山时遇到一处牧民居所,忍不住逗留片刻。水草丰茂,非常安逸忘我。
牧民朋友在挤牛奶
牛儿悠闲地吃着草
华清寂寞滴抽着烟
这左贡县城真的是没有红绿灯,炒上两个小菜,休憩片刻继续赶路。
静谧的左贡县城
出左贡后路遇漂亮的石头山
经幡白塔
路过一处村庄,有点电影《冈仁波齐》里面的感觉。《冈仁波齐》是一部纪录片,藏民朋友们本色出演。推荐大家有空去看看,你会被里面信仰的力量所感染。
在超一台三轮车时,发现它速度很慢,原来是电动车。于是到前面一处平路,等了大叔好久才慢悠悠的过来。
截停大叔后,聊了一会儿天,佩服的不行。
三轮电动车的动力是风力发电(红色旋转件)加太阳能发电,一天也能跑几十公里,安阳大叔太厉害了,搞个自拍。希望他接下来的旅程平安、快乐、顺利!
我想安阳大叔的例子,应该能很好的回答大家什么车可以进藏了吧,嘿嘿......
介绍一下沿途的WC,一般是收费1-2元不等。我在青海湖边的江西镇上过一个贵的,人民币2元,哈.......
上图左是这哥们儿给小男孩扫码1元后再办事,右侧则是官方‘旅游厕所’,免费。
路过一处大宅子,拍照时里面的小女孩比了个“耶”。土夯。
田妥镇,石头篱笆,青稞苗
偶遇抖音“管管拖拉机去西藏”,几十万粉丝。
打了一个“国际手势”给他,也热情的回了一句“加油”。最近看他作品,给左贡县的贫困儿童捐款1W,赞一个。
邂逅胡家豆豆,本土徒步进藏。走几个月了
从老家徒步过来的胡家豆豆
在胡豆豆的直播间和老乡们聊聊天
这里海拔3多,几天来已基本适应高原生活。所以我俩分别陪胡豆豆走了几公里。
用设备给豆豆他们煮面条吃。
小两口是贵州自驾进藏的,看到我们和徒步的在一起,停车询问,以为是他们的保障车,质疑了好久。不想鸟他们。
其中一个徒步的还带个狗狗
业拉山垭口
怒江72拐
下业拉山垭口不久,便会遇到川藏线上著名的景点“怒江72拐”,又称业拉山拐,川藏99道弯,有人统计其实有多个弯。
怒江72拐是川藏线上考验驾驶员驾车能力的一道“鬼门关”,也被称为中国十大死亡公路之一。
这段路上塌方、泥石流、雪崩较为常见。据查,年的时候出现过一次大塌方,40多辆车被埋,造成多人死亡。
72拐下面的村庄——同尼村,感觉住在这里还是缺乏安全感。
汹涌的怒江
即将抵达怒江东桥
怒江桥上摆满祭品,过往车辆均会鸣笛致敬
致敬筑路英雄
难以想象,当这位筑路战士坠入桥墩混凝土中时,他的战友是多么的心急,他的领导是多么的自责。
川藏游,是一趟致敬之旅!
川藏公路,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个人。有人说,川藏公路是血洒的路,是官兵和民工们用生命筑成的路,这样的比喻一点也不夸张。
川藏公路,无论是北线还是南线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施工的第一年就有千名官兵和民工为此献出生命,在第一年天中,牺牲人数最少的一天是5人,其中仅雀儿山一个山头就牺牲多人。
在进藏路上,依旧会遇到很多筑路部队驻守,在下72拐的时候会遇到很多兵哥哥,那些挖掘机、推土机等抢险设备一直放在路边,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感谢他们!敬畏、感谢、感恩!
怒江老桥
怒江旁的
接近八宿的一个村庄
山上的土呈红色
红土山对面的车,截然不同
福建老板喂养的梅花鹿,供住宿地蒙古包。
八宿,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在快靠近八宿县城时,看到一处旅馆门口坐了很多骑行的朋友,好像很热闹,便在这住下了。
老板是福建人,剃个光头。儿子是驻藏军人,他在这边做生意快三十年了,72拐上的观景台便是他家建的,有很多档口卖藏区特产,日收入轻松过万。老板是蛮有闲情逸致的一个人,房子后面养的有孔雀、梅花鹿等等,还有几个蒙古包帐篷也可住宿,收费不贵。
晚上,他家明显还有房,但是一波接一波过来问有没住宿的人,他会逐一审视,看着不“对眼”的,几秒钟后会微笑着告诉对方“没房了”。
就是这么任性.......
第二天早上,老板坐我的车去八宿县城,路上聊了一些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天葬、水葬”,“虫草”等。
在福建老板那,华清同志遇到了四川德阳的一个朋友,他在询问那些骑友(自行车友),问有没人愿意帮他把车开到拉萨,他免费帮他们拖自行车。
“这哥们儿早年是一枚骑友,也曾想骑车进藏,无奈身体出了状况,中风后左手用不上力,腿脚也不太方便,加上车是手动挡的,所以每天开的都很慢,从成都开到八宿花了20多天。但即便如此,也要穿着骑行服开着车跑一跑,算是圆了摩旅的梦。”
我想,这就是的魅力吧!
Day7:年7月21日
八宿—安久拉山—然乌湖—G路标—通麦天险—鲁朗镇,全程km。
今日的行程是翻安久拉山(米),欣赏一下然乌湖,跨过通麦天险大桥,过波密,抵达东方瑞士——鲁朗镇。
湿地
安久拉山垭口也是车满为患,没停,直接下。路过一个漂亮的湖泊,无奈拍照技术差,拍不出感觉。
冰山河流。涉水过河的牦牛。
河流及植被
小转经筒
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车,拍拍照,再和同事开个视频带她看看风景。不一会儿,过来一辆摩托车,下来一个藏族小伙,也不管我是不是在和别人视频聊天,他不屈不挠地向我推销各种小物件,抵不住买了一个小转经筒,以为他会作罢离开,不曾想又开始推销他的狼牙,非要我出价,不胜其烦。
接着再过来两辆摩托,三人围着我,兜销他们的产品,我也没有出价,据说出了价就要买,况且就我一车一人,不能1V3。
拉开车门,绝尘而去.......
风雨桥水泥棚顶
水泥棚顶
下安久拉山,快到然乌镇时,左侧山坡极易落石。算是很惊险的路段。
有关方面在公路上方修了一条水泥棚顶,右侧是山谷河流。相当于给过往的车辆套上了安全帽。
在然乌加油站把油加满,92#8.93元,95#9.44元。油加满后,请求小伙儿帮我写了一个藏语的“扎西德勒”,嘿嘿......
藏区的私营加油站较多,油价相对国营贵0.8-1元不等。国营加油站以“中国石油”为主,中石油的油价8.05元,同期内地92的油价7.02元左右。一般二至三百公里都会有一个国营加油站,私营油站则到处都是。
现在是一条非常成熟的自驾线路,后勤供给链特别完整,无需担心加油吃饭住宿等问题。
然乌湖,印象中是非常漂亮的一个雪山湖泊,静谧幽蓝。结果来的不是时机,前段时间刚下完雨,浑浊不堪,哈哈。
然乌湖(网图)
我看到的然乌湖,呜呜.....
然乌湖是因泥石流所形成的一个堰塞湖
快出然乌湖时,远远看到了雪山,拉近拍一张
既然湖没的看,那就看塞车吧。。。。
这一路上最不怕的就是堵车。
有干粮炊具,饿不着肚子。
有棉被帐篷,困不了身子。
然乌湖前方是一个公安检查站,过了检查站就进入林芝市的范围。警车不断巡回喊话:“不要插队,不要自私....”眼看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过的,又是午饭时间,干脆和同伴停车煮起了泡面。
我们的装备吸引了旁边“迈特威”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jz/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