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机制 > 正文 > 正文

新技术我院成功独立实施首例复杂心律失常消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8 22:26:41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61.html

7月15日,我院心内科一病区与郑大一附院陶海龙教授(我省三维技术第一人)联合实施了首例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整个手术过程由我院心内科李晓磊独立完成,目前此种手术(CARTO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在我省只有省医、河医等4家医院有能力自己开展,对于我院在治疗复杂心律失常领域来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

家住新密市来集镇的程某于7月1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为求进一步诊治,于当天上午11点许前往我院,门诊检查后以“冠心病、高血压病”收入心内科一病区。经过进一步检查,程某被确诊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速等,因程某患有室上速无法采用传统的导管射频消融,基于此,科室副主任李晓磊等经过科室会诊讨论,决定为其实施CARTO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开展射频消融术。经过1个小时左右,手术顺利结束,程某心律失常症状随即消失,只需要在病房观察几天即可痊愈出院。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房颤、房速、室速、室早等复杂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心脏扩大、心功能降低、发生心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还可能危及生命。多数复杂心律失常对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应较差,即便有效也不能根治,需行射频消融治疗。

然而传统X线指导下的导管射频消融存在许多局限性。比如:1、射频靶点仅能通过与邻近结构如肋骨、血管和其他导管的位置结合心内电图近似得到;2、由于二维透视所限,术中需要多个视野才能评估导管所处的三维位置,同时这一局限性使得术者需要反复的透视寻找靶点的立体位置,耗时长,相应的病人和医生在X线下的暴露时间也长,可能产生有害作用;3、无法准确地将导管送至原本标测过的位点可能导致过度消融;也很难完成连续的完整的线性消融;4、不能直观的判断心动过速的机制,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治疗难度大。

CARTO3是美国强生公司基于磁场定位技术开发的第三代三维标测系统。该系统采用磁场和电场的创新性复合标测技术,实现磁场和电场的完美结合,使得心脏标测的精密度高达±1mm,同时所有心内导管都可以做到精确可视化。标测过程中系统将解剖和电生理信息有机结合,提供三维彩色标测图,比如激动图、传导图、电压图等,并重叠在解剖图上,准确实时显示导管的位置和方向,将消融导管导航至靶点,进行有效消融,极大提高了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同时构建的心腔模型准确而且分辨率高,避免了术者通过X线的反复定位,极大减少患者和术者的X线暴露时间和剂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CARTO3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射频消融的成功率,房速、房扑、室早、特发性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的消融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阵发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可达到80~90%,持续性和慢性房颤也可达到60~8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xlscjz/589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心律失常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