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心肌炎是老年患者较为常见的疾病。而随着社会压力增大,心肌炎也成为一种年轻人容易得的疾病,而且症状表现不一,有些患者可能症状表现不明显,但有些患者可能会使生命受到威胁。
心肌炎以预防为主,为了让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家属们要了解一些护理的措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这期课程就由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肌炎的护理措施。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心肌炎症损伤致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有关。
2、体温过高
与病毒感染有关。
3、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心肌炎病人的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
急性期卧床休息,直至体温下降至正常后3~4周,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后逐渐增加活动。如活动中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
限制探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2、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低盐饮食。嘱病人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
心肌炎病人的病情观察
注意病人心率、心律、心电图波形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皮肤黏膜颜色,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曲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表现。
心肌炎病人的用药护理
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肌炎病人的心理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还常发生于青壮年中,病人常因影响学习、工作而烦躁焦虑。应向病人说明本病的演变过程及预后,告诉病人体力恢复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急于求成。
一旦病人活动耐力有所增加时,应及时给予鼓励。对不愿或害怕活动者,应给予心理疏导,并督促病人完成耐力范围内的活动量。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帮助病人完成相应的角色转换。
心肌炎病人的健康指导
1、饮食
戒烟酒。鼓励病人加强营养摄入,尤其是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以促进心肌代谢与修复。
2、活动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出院后需继续休息3~6个月,无并发症者可恢复学习或轻体力劳动,6个月至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妊娠等。
3、自我保健与监测
指导病人进行适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防寒保暖,预防病毒性感冒。教会病人及家属自测脉搏,发现异常或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及时就诊。
END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