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对于房颤合并HFrEF患者,需控制心室率,并给予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心衰治疗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方面,有两种药物被评估和推荐用于HFrEF患者,即胺碘酮和多非利特。另外,HFrEF患者应避免使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失代偿性心衰合并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避免使用决奈达隆。β受体阻滞剂可以控制房颤合并HFrEF患者的心室率,但全因死亡率获益仅见于窦性心律的患者。地高辛联合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控制心率,但地高辛与死亡率增加相关。不推荐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来控制房颤合并HFrEF患者的心室率。ESC/EACTS房颤指南建议将静息心率<bpm(即宽松的心率控制)作为心率控制治疗的初始目标(IIa,B),但主张在出现症状或LVEF恶化的情况下采取更严格的心率控制策略。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AIC)具有可逆性,建议采取积极的措施,最好采用节律控制策略。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导管消融
最近的随机对照试验和荟萃分析证明了导管消融在改善房颤合并HFrEF患者硬终点方面的有效性,包括生存率、心衰住院、功能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并且导管消融安全性是可接受的。1.导管消融的适用人群对于房颤合并HFrEF患者,决定是否接受导管消融应考虑以下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左心室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功能分级、合并症、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心室瘢痕负荷、房颤持续时间和不良心房重构的程度。可能从导管消融获益的情况包括:(1)怀疑房颤导致的心肌病;(2)NYHAⅠ、Ⅱ级;(3)LGE-MRI显示无明显心室瘢痕;(4)无或轻度心房纤维化;(5)阵发性和早期持续性房颤;(6)年轻和/或无明显合并症。不太可能从导管消融获益的情况包括:(1)NYHAⅢ、Ⅳ级心衰;(2)LGE-MRI显示明显的心室瘢痕;(3)晚期心衰和/或严重左室功能障碍;(4)严重的心房心肌病(左房扩张或纤维化);(5)长程持续性房颤;(6)既往消融失败;(7)高龄和/或有明显合并症。对于不适合进行导管消融的患者,应基于症状和整体临床情况,个体化评估患者是否进行心室率控制或应用药物控制节律(联合或不联合心脏复律)。这两种治疗策略在改善结局方面效果相当。2.导管消融的时机节律控制治疗的时机在房颤管理中至关重要。早期消融进行充分的节律控制可以减少房颤负担,改善心室和心房重构,减少心律失常诱发的心肌病。最近的随机试验表明,在房颤合并HFrEF患者中,导管消融优于药物治疗。另外,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不尽如人意。因此,综合考虑,应将导管消融作为房颤合并HFrEF患者的一线治疗。ESC/EACTS房颤指南也支持导管消融作为HFrEF患者的一线治疗,并提出以下建议:?当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极有可能发生时,应逆转房颤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无论患者有无症状(I,B);
?在选定的房颤合并HFrEF患者中,应考虑导管消融以提高生存率并减少心衰住院(IIa,B)。另外,随着导管消融技术的进步以及术者经验的积累,导管消融成为一种更安全的微创操作。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可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能够减轻症状负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