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原单位:医院,现于新华心内科进修
近年来多位演艺明星、企业家的猝死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将公众视线聚焦到了心源性猝死。如何避免死神的突然眷顾?实施抢救必须等待专业的医护人员到现场才开始?
您需要了解的是:在心跳骤停的最初数分钟内,是否能及时实施心脏按压、电除颤等急救措施,对患者生命的挽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急救流程(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必须提到专门用于电除颤的“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如飞机场、大型商场等的公共场所中,只要稍加留意都不难发现AED标识设备的身影。
在公共场所可见的AED标识和装置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顾名思义,“除颤”,“除”指去除——即治疗,“颤”则是指代恶名昭著的室颤——属心律失常之首恶,危害是通过终止心脏泵血引起心源性猝死。
心脏泵血是维持生命的基础。泵的正常运转依赖于心肌收缩,而后者仅在收到电指令才会工作。这个指令来自心脏的指挥部,也就是窦房结规律向外发出的电冲动。更多窦房结的功能作用,可参考上一篇科普文章→点击阅读什么情况要装心脏起搏器
在室颤时,一种颤动样的电活动干扰了正常的电冲动。仿佛是一台电报机,收到电干扰后通讯中断了,无法收到指令的心脏就立刻停止正常搏动。除颤仪作为救命器,通过输出合适的电能流过心脏,可消除这种异常电活动,心肌重获电指令后可以恢复泵血。
手动式的除颤仪需经专业培训才能掌握,而AED以其几乎全自动化的操作,让非医护人员经过简单了解后,也能有效地使用,即可以让抢救时间提前到专业人员到达之前。
研究表明,在1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5分钟内进行AED除颤,可使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达到50%~70%。因此称其“救命神器”属实至名归。
AED使用时应首先充分显露患者胸部,根据图示将两块除颤贴片置于胸部对应位置。随后语音会提示自动分析的结果,如果有电除颤指征,AED就会自动充电。充电结束时语音会自动提示“请实施电击”,再确认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电击(shock)键即可完成1次电除颤。
AED贴片位置图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接受过或将来可能接受除颤治疗患者中,有些人罹患有严重的心力衰竭、心肌病、遗传性心脏病等等疾病。医生经过系统评估,可预测将来发作室颤、室速的风险。室速是可以导致低血压、晕厥等不良预后的恶性心律失常,与室颤同属一丘之貉。
一旦有反复发作的风险,就需要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手术方式类似普通起搏器植入。
不同于AED需要附近场所有配备、周围有人员会实施操作,ICD植入体内后,全天24小时监测患者的心律情况。一旦监测到室速、室颤,便可自动在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ICD就像一位不用休息的保镖,时刻贴身保护你,远离恶性心律失常性猝死,所以ICD也是名副其实的“救命神器”。
ICD植入体内示意图及ICD实物示意图
哪些患者需要植入ICD?
1.已经发生了室速或室颤,可以伴有或不伴有心悸、黑朦、头晕、晕厥的症状,病因非可逆性;
2.虽然没有发生过室速或室颤,诊断为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力衰竭,医生系统评估将来发生室速、室颤的风险高。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学会使用AED对他人进行急救,也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dxxlbq/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