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苏州维伟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VIVESTMEDICAL简称维伟思医疗)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博华资本、蓝帆医疗跟投。本轮募集资金将用于新品研发、注册申报、批量生产及市场推广。
维伟思医疗由郑杰先生连同创始团队于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室性心律失常防治及心律数据服务的创新医疗科技企业。维伟思医疗针对恶性心律失常,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预防、监测、治疗、康复全流程完整解决方案,打造无创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防治平台。
截至目前,维伟思医疗依托其技术实力及创新能力,已研发出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WCD)及自动体外除颤器。据介绍,维伟思医疗拥有两款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国内首创产品。
基于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创新性及临床急需性,该产品于年1月7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批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维伟思医疗创始人郑杰介绍:“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拥有超平米生产制造及办公厂房,并在深圳、苏州设立研发中心,在北京建立了临床数据计算中心。另外,除了硬件设施,维伟思医疗的软性优势同样明显。例如,公司聚集了生物医学工程、电子、软硬件、结构工艺、心电大算法、大数据、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拥有一支覆盖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注册申报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国内首款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
精准预防心源性猝死
自成立伊始,维伟思医疗便致力于打破技术垄断,因此其第一目标便是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
郑杰介绍:“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公开的数据,我国心脏病患者人数约3.3亿,其中心力衰竭万、冠心病万、高血压2.45亿。在危害方面,中国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为41.84/10万,因心脏导致的猝死人数高达54.4万/年,位居全球之首。”
为什么心源性猝死致死率如此之高?据介绍,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脏骤停大于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脑死亡。因此,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黄金时间仅为短短的四分钟,这也被临床成为“黄金四分钟”。
事实上,对于心源性猝死,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是目前仅有的有效手段。但由于心肺复苏和除颤均需专业人员操作,又有救治时间窗限制,目前对于院外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患者的有效除颤保护一直是个难点。
针对此难题,维伟思医疗通过创新除颤技术、喷胶技术及柔性传感器技术,研发出国内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该设备临床应用于心源性猝死高风险患者的室速室颤的除颤治疗保护。
具体来说,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通过心电监测仪24小时持续监测患者心电,当监测到室性心律失常信号,该设备将及时进行警示。若患者无意识或无法响应,设备将自动激活除颤系统,随后,系统切换至自动除颤模式,并再次进行室性心律失常诊断判定,确认患者无意识或无法响应的情况下,开始除颤。
(企业供图)
郑杰介绍:“从监测到室性心律失常信号到开始除颤,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分钟。而在设备满电的情况下,一次喷胶能够保证24小时内多次除颤,最多除颤次数29次。如此设置是为了确保患者能拥医院就诊治疗。”
另外,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还具有操作简单、周期灵活、使用成本低、除颤效果可靠等优点,对于解决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的家庭端防治有重要意义。
通过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可居家生活,且在院外也有该设备提供警示及除颤服务,为医生救治患者延长了时间窗。医院而言,该设备的应用有助于流转院内空间,更好地随访管理高危患者,且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救治患者。
在推广方面,全球已有多版临床指南及专家共识共同推广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例如,《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中对穿戴式自动体外除颤器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给予肯定,并推荐其应用于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心脏骤停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骤停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心脏骤停预防、心力衰竭等多种心律失常的疾病治疗与预防。
另外,为提高患者、医生、政府等对心源性猝死预防的认知,我国医学会提出并积极推广心源性猝死1.5级预防。心源性猝死1.5级预防是在国际公认的一级预防的适应症基础上,再增加四大高危因素之一,针对这些极高危患者,需要高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tidianan.com/dxxlbq/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