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疾病诊断流程
眩晕疾病诊断流程详见图-1,解读如下。
图-1眩晕疾病诊断流程
1.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
完整及准确的病史采集结合规范的床旁检查,是比较准确诊断眩晕疾病的前提,建议加强病史采集及床旁检查的基本功训练,避免没有针对性地进行实验室检查。另外,由于前庭功能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问题,使得相同疾病可呈现不同的检查结果。因此在某些眩晕疾病诊断中,病史采集与床旁检查的权重可能高于前庭功能实验室检查,如前庭性偏头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2.非特异性头晕
如前所述,眩晕、头晕、前庭一视觉症状及姿势症状是前庭疾病的主要症状。另外,有一些患者会叙述头晕,这种头晕缺乏特点、无规律、很少伴有其他前庭疾病的症状,对于这些患者首先需要了解全身状态、生命体征,如发现血压、心率等异常,需及时进行详细检查,除外脱水、低血容量、心律失常重症感染及败血症等。前庭系统疾病引发的头晕多与头位、体位变化或者躯体活动相关,安静状态下头晕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
3.伴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与眩晕疾病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是后循环障碍引发的脑中而引起的一过性缺血,引发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体征主要包括晕、复视(眼肌麻痹)、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共济失调、跌倒发作等,体征还包括凝视性眼震(凝视变向眼震)、摇头眼震检查引出的垂直眼震.4.耳科专科检查
包括耳镜检查、听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还包括颞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T,HRCt)、内耳钆造影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检查等。耳镜检查主要了解外耳道(炎症、异物等)、鼓膜状况(充血、穿孔、鼓室积液等),外耳道与鼓膜异常状况将影响听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听觉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耳蜗电图等,很多眩晕疾病诊断离不开听功能检查,如梅尼埃病、突发性耳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的鉴别诊断同样离不开听功能检查。前庭功能检查包括半规管壶腹嵴功能检查[温度试验、旋转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headimpulsetest,vHIT)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前庭耳石器功能检查[VEMP、主观视觉垂直线(subjectivevisualvertical,SVV)、主观视觉水平线(subjectivevisualhorizontal,SVH)],前庭功能检查对眩晕疾病的定位、定量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颞骨HRCT检查对于某些中耳疾病(中耳胆脂瘤、中耳炎等)、内耳疾病(上半规管裂、迷路瘘管、迷路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的诊断不可缺少。内耳钆造影MR检查可以定性、定位、定量诊断内耳内淋巴积水的状况。5.颅脑CT/MR检查
可以协助诊断可引发眩晕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尤其是不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而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VA-TIA与脑干型偏头痛在影像学检查多无阳性。脑肿瘤、脑梗死及脱髓鞘疾病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异常影像。值得强调的是,某些中枢源性急性前庭综合征患者早期可能无异常影像,病情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重复检查,以防漏诊、误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